藝術與文化社會處方箋
長期致力於推動社會處方箋理念,透過藝術與文化活動,為在地長者創造兼具參與和支持性的生活環境。社會處方箋強調非藥物性的介入方式,連結個人與社區資源,以改善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。實務上,溪口互助家庭以「每週一次、持續參與」為原則,逐步建立起固定的活動節奏及參與動力。
烏克麗麗樂班是每週定期開設的音樂課程,參與者以高齡長者為主,由盧冠圭老師指導長者們,依據學員的程度安排彈奏練習。作為輕鬆的媒介,不僅促進手眼協調、記憶力與節奏感,也創造出穩定的同儕互動關係,增加長者的意願參與和給予情緒支持。
除了音樂上的活動,也積極與外部社會機構合作,曾與「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」合作舉辦布袋戲演出,以傳統偶戲結合環保主題,將永續與生態概念透過生活化的語言傳達給社區居民,使長者能在熟悉的文化符碼中接受新知識。
在科技應用方面,與黃建興導演團隊(AKI STUDIO 奇秘工作室)合作,導入虛擬實境(Virtual Reality)技術,拍攝記錄在地居民的故事。由工作人員進行口述訪談及影片拍攝後,轉製為可供觀賞的虛擬實境影片,並提供長者穿戴VR眼鏡進行體驗。這項創新嘗試讓長者能以新的方式觀看自己或鄰里的生活記憶,增加對社區的認同與自我價值的肯定。
透過音樂、戲劇與新媒體三個面向,實踐「藝術與文化型社會處方箋」多元樣貌。活動皆以長者參與度為核心設計,並逐步建立在地網絡連結,促進社區健康與支持系統的擴展。在高齡化快速進行的時代,這類結合文化、照護與科技的在地實踐,提供了可供參考的社區照顧模式。
20250108 溪口烏克麗麗音樂班,每周定期練習中
20250417 溪口烏克麗麗音樂班,成果發表音樂會
20250612 布袋戲宣導永續環保概念
20250115/0122 穿戴眼鏡體驗虛擬實境 (VR)
資訊連結